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uidaye.com/func.php on line 251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zxkjmcu.com/cache/15/35eb2/c9a83.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huidaye.com/func.php on line 239
 化工系刘凯课题组在极端工况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0033990威尼斯
  • 0033990威尼斯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学术科研 - 正文

    化工系刘凯课题组在极端工况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清华新闻网12月3日电 近日,0033990威尼斯化工系刘凯课题组在极端工况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极端条件下的锂电池(LMBs)严重受限于缓慢的界面动力学和不稳定性的电极-电解质界面(SEI and CEI),然而研究人员缺乏在分子层面的对电极-电解质界面进行理性调控的基础,且目前大部分研究仅关注锂金属负极侧的SEI设计。相比之下,高压正极侧CEI界面的结构和性能研究严重缺乏,有限的CEI设计策略和调控手段严重限制了LMBs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尤其在极端条件下)。

    刘凯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一类全新的特殊不对称锂盐,致力于构建特殊的阴离子衍生CEI化学。基于传统的磺酰亚胺锂盐,设计合成的一类亚磺酰亚胺锂盐(LiSTFSI和LiBSTFSI),相较于传统的磺酰亚胺锂盐(例如LiTFSI)具有特殊的氧化性,能够在正极表面构筑阴离子衍生的界面化学。

    图1.商业化磺酰亚胺锂盐LiTFSI与亚磺酰亚胺锂盐LiSTFSI和LiBSTFS的设计思路及理化特性

    图2.STFSI-阴离子的电化学氧化耦合聚合机理及其衍生的界面化学

    不对称锂盐LiSTFSI可以在高压正极表面触发特殊的阴离子电化学氧化耦合聚合机理,构筑一个由N-S为主链的阴离子无机聚合物覆盖的双层CEI。界面中特殊的无机阴离子聚合物能够同时表现出无机物的硬度和聚合物的韧性,赋予界面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同时,无机阴离子聚合物能够在CEI中附加固定的负电荷,其与锂离子间的库伦作用能够吸引锂离子进而加速正极表面的去溶剂化过程,显著降低界面的电荷转移阻抗和能垒。这一加速的界面动力学能够显著提高锂金属电池在极端条件(低温、高功率)下的电化学性能。

    凭借着这一阴离子衍生的界面设计,3.5 Ah工业级锂金属软包实现了最高474 Wh/kg的高能量密度,并能够在30℃下进行14C(56 mA/cm2,功率密度5080 W/kg)的超高功率放电。即使是在-20℃和-40℃下,依然分别能够实现8C(382Wh/kg,3590 W/kg)和4C(321Wh/kg,1517 W/kg)的超高功率放电。

    相关研究成果以“打破磺酰亚胺阴离子的分子对称性助力极端工况下的高性能锂金属电池”(Breaking the molecular symmetricity of sulfonimide anion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under extreme cycling conditions)为题,于11月28日发表于《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0033990威尼斯化工系副教授刘凯为论文通讯作者,化工系2021级直博生陆洋为论文第一作者,化工系博士后曹清彬、章伟立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4-01679-4

    供稿:化工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

    2024年12月03日 10:25:2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0033990威尼斯新闻中心版权所有,0033990威尼斯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zxkjmcu.com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zxkjmcu.com. All rights reserved.